“医生,我最近有点着凉,吃不下饭,您能给我输点抗生素和葡萄糖吗?这样能恢复得快点。”一位患者对我们的医师着急地说道。
但,这种说法真的科学吗?今天就带大家来深入了解静脉输液背后的真相。
一、认识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指患者通过静脉给予液体或注射性药物,改善微循环、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
我国静脉输液滥用现象严重,而其中70%的输液是不必要的。2019年我国医疗输液使用量为105亿袋,相当于每人每年使用7.5袋(瓶)输液,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5-3.3袋(瓶)/年/人)。2023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注射给药占56.3%,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1.1%。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已作为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住院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应该贯彻WHO“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严格按照疾病循证指南、诊疗规范等正确、规范使用静脉输液。
二、滥用静脉输液的危害
(一)静脉输液易引发药物的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直接进入血液,产生反应迅速,静脉输液比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胃肠道反应、急性肺水肿、疼痛、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同时,静脉注射剂常常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而不同的药物混合不当,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测的危害,这是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加剧。
(二)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静脉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静脉输液并发症,并对血管造成较大刺激性,包括静脉炎、药物外渗、神经损伤、感染、循环负荷过重、空气栓塞、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过度输液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但如果一遇到疾病就选择静脉输液,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目前抗菌药物是静脉输液中最常用的药物,一旦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增加和“超级细菌的产生”,最后将导致无药可用。
(四)过度静脉输液的社会影响
对于患者而言,过度的静脉输液可使患者就医费用增加、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对医护人员而言,由于潜在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影响其护理服务和质量。
三、有关静脉输液的使用误区
(一)静脉输液能使疾病好得更快一些
自限性疾病(如感冒)都有一定的自然病程,时间到了病情可能就缓解了,静脉输液并不能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而且对于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老年人,更容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二)输液可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临床上的营养输液,如糖类、氨基酸、脂肪乳等,只适用于不能通过口服或经胃肠道吸收营养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提高睡眠质量来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儿童服药麻烦,不如输液省事
因儿童口服给药困难,一些家长主动要求输液。殊不知,儿童由于脏器发育还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四)住院不输液代表自己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有些住院患者认为,如果住院期间没有静脉输液,只使用了口服药或肌肉注射的药品,会认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误解医生不重视自己的病情。其实医生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会对患者病情进行专业的评估后再做出决策。
(五)输液可以预防疾病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定期输液就能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等。事实上,输液对于血管的疏通作用是短暂的。相反,过度输液还可能增加老年患者的心脑负担。
(六)住院不输液,医保就不能报销
参与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只要符合入院标准,接受符合报销条件的治疗,不管是否使用静脉输液均可报销。
四、静脉输液的适宜人群
根据患者情况,患者出现吞咽功能困难、存在明显或潜在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术后禁食、昏迷状态)等;根据病情需要,患者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药物短时间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比如心脏骤停患者,通过静脉输液能够快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从而为抢救争取到时间;根据药物性质,没有适合患者口服的药物、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当某些治疗性药物仅有注射剂型使用时,推荐使用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对输液有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把握“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并谨遵医嘱,才能规范输液和安全用药!(李姝琪)
参考文献
[1]朱斌,赵志刚.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J].药品评价,2016,13(10):10.
[2]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J].今日药学,2023,1-23.
[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3年)
[4]孙加琳,李祥鹏,倪倍倍,等.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的“六步法”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药房.2023,34(10):1257-1261.
人民路院区: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人民路东段26号
文昌路院区:河南省周口市文昌路与峨嵋山路交叉口
患者咨询:0394-96669 门诊热线:0394-8269105
急诊中心:0394-8269120
新生儿接诊电话:0394-852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