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护士产房里的生命守护与人间烟火
2025-04-09 来源:周口市中心医院

在产房这个迎接生命的第一站,护士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我们用双手托起新生的希望,也用一颗温热的心,融化分娩的疼痛与焦虑。在这里,“温度”不是抽象的形容词,而是产房里一声声轻柔的安抚、一次次果断的抢救、一个个暖心的细节。

一、与时间赛跑:脐带脱垂的生死时速

那是一个春节刚过的凌晨,产妇李女士因胎膜早破被紧急送入产房。胎心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胎心骤降至60次/分!“脐带脱垂!”值班助产士们几乎是同时喊出了这四个字。此时助产士孔敏迅速跪上产床,用右手稳稳托住胎头,避免脐带被进一步压迫,那是孩子最后的生命通道。  

“快!联系手术室!准备即刻剖宫产!”助产士孔敏保持着托举姿势,产科的医护团队像精密齿轮般运转:有人推床疾驰,有人开通静脉通路,有人安抚产妇颤抖的手。从产房到手术室的不过几十米的距离,却仿佛一场生命的马拉松。直到听见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助产士孔敏的手指早已僵硬发麻,但她却说心里却像燃着一团火——因为我们又一次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生命。  

当产妇的丈夫红着眼眶向我们鞠躬时,大家却笑着说:“这是我们的本能。”  

20250409163857.jpg

二、发丝间的温柔:编一条辫子,系一份尊严  

产房里不只有惊心动魄的抢救,更多的是琐碎却温暖的日常。记得第一次见到小玲时,她因宫缩疼痛蜷缩在床角,长发凌乱地粘在满是汗水的脸上。我们的助产士轻声问:“要不要帮你编个辫子?这样生完孩子拍照也好看。”她愣了一下,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我们一边用梳子理顺她的头发,一边听她哽咽:“护士姐姐,我是不是很狼狈?”我们的助产士摇摇头,将她的长发编成一条鱼骨辫:“你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妈妈。”发丝缠绕间,她的呼吸渐渐平稳。后来,她在朋友圈晒出分娩后与宝宝的合影,辫子依旧整齐,配文是:“谢谢那个为我编辫子的天使,她让我相信,生孩子也可以有尊严。”  

产房的柜子里,总备着几根头绳。这些小小的细节,是我们对女性分娩尊严的守护——再艰难的时刻,也要让她们保有体面与温柔。    

20250409163908.jpg

三、温度,是护理的另一种处方

有人问:“护士这么忙,何必做这些‘多余’的事?”我想起南丁格尔的话:“护理的本质是让患者感受到有人愿意帮助他。”在产科,我们迎接的是生命,抚慰的却是人心。  

冬日里我们为产妇准备了恒温水箱,让温暖的水冲洗产妇的肌肤,还有那些为产妇捂热冰冷胎心探头的手,在死产儿母亲床边无声的陪伴,产后一杯杯温暖的红糖水……这些“非技术性”的举动,恰恰是护理最动人的内核。医学治愈疾病,而温暖治愈心灵。  

产房的灯永远亮着,如同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忱。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不是在歌颂牺牲,而是坚信:再先进的技术,也替代不了掌心传递的温度;再匆忙的日常,也磨不灭心底的柔软。因为每一个新生命降临时,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这,便是产科护士的信仰。  

作者:刘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