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是第九个“世界痛风日”,又称“全民关注痛风日”.
今年的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周口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病区在人民路门诊广场开展了健康义诊活动。
20日上午,风湿免疫科病区朱凯主任、孙李娜护士长带领科室人员,在门诊广场开展健康免费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通过科普痛风的相关知识,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以提高市民对痛风疾病的认识,并为到场的每一位人员免费测量尿酸、血糖、血压,解疑答惑,并为其疾病提出指导意见。
此次活动,共为广大市民免费测量尿酸、血糖、血压,接受咨询150余人次。
之所以选择在4月20日,是因为有其特殊含义,“420”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而高尿酸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一般男性血尿酸值≤ 420 umol/L(女性≤ 360 umol/L),当血尿酸值高于 420 umol/L时,需要警惕“高尿酸血症”!痛风日的设立就是希望能让所有人关注痛风,那我们就在痛风日说说关于痛风的那些事。
那么,什么是痛风呢?
痛风是由于身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尿酸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都存在关联。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结石、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性肾脏病变等。典型表现为“痛风石”,受累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出现关节疼痛、红肿、变形。
哪些因素与痛风有关呢?
1. 过量饮酒;
2. 饮食不当(过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
3. 影响肾脏尿酸排泄的药物;
4. 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
5. 受凉感冒;
6. 疲劳过度等。
在饮食上须注意什么?
痛风患者饮食需重点控制嘌呤摄入、减少尿酸生成,同时促进尿酸排泄。 日常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汤),限制中嘌呤食物(如肉类、豆类),多喝水、多吃低嘌呤的蔬菜水果,并严格戒酒,避免果糖饮料,保持规律饮食和健康体重。
可持续的控尿酸饮食
➊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加速尿酸排出,白开水、无糖咖啡柠檬水等都可以;
➋ 坚决不碰酒精和含糖饮料;
➌ 不用在意蔬菜类的嘌呤,完全都可以吃;(每天尽量吃够 500 克)
➍ 海鲜和肉类可以适当摄入,肉蛋鱼禽总量别超过每天 200 克,豆制品也可以吃;
➎ 控制体重,适当运动。
❻规律饮食:暴饮暴食或长期饥饿均会导致尿酸波动,建议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痛风不应成为生活的阻碍。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重视痛风问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携手共进,向痛风说“不”,拥抱无痛生活 !
周口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地点:
人民路院区门诊楼2楼221诊室
文昌路院区2楼内科2诊区9诊室
作者:风湿免疫科孙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