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心医院举办意识障碍诊疗学术会议
2025-04-29 来源:周口市中心医院

2025年4月26日,由周口市中心医院主办的“2025年周口地区意识障碍研讨会”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意识障碍诊疗与促醒技术”为主题,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近百人参与此次会议,会议通过专题讲座、病例分享、互动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了意识障碍的诊断评估、多模态治疗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豫东南地区昏迷促醒治疗的进步搭建了重要学术平台。

聚焦临床难题:意识障碍诊疗困境与突破

会议伊始,周口市中心医院医务部王广杰主任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急救技术进步,颅脑损伤及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意识障碍患者数量激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他强调:“如何通过科学评估和有效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意识、重返社会,是当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会上,来自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昏迷促醒科杨荣刚主任分享了《昏迷病人促醒治疗初探》,介绍了南石医院开展昏迷促醒的具体流程,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该院在昏迷促醒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后实现意识水平的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吴星教授分享了《多模态评估与神经调控技术在昏迷促醒中的应用》。他指出,传统CRS-R量表联合头部MRI、EEG及PET-CT等影像学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而无创神经调控(如rTMS、tDCS)和有创刺激(DBS、SCS)则为意识恢复提供了新路径。

实战案例分享:技术革新助力患者苏醒

会议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井延涛副主任结合神经重症患者昏迷特点,指出了意识障碍患者急性期救治的重要性,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神经重症监护室刘政博主治医师汇报了《神经电生理在神经重症病人中的应用》,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用来评估神经重症患者的意识状态。有助于预测昏迷患者的清醒可能性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来自南石医院昏迷促醒科的谢静晓护士长则从《神经重症促醒科护理实践与团队建设》方面强调了在昏迷促醒方面护理团队的重要意义,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和科普知识的讲解,让更多的昏迷患者家属能够理解和支持治疗工作。

多学科协作:构建昏迷促醒全链条体系

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重症监护室及脑血管介入科主任岳新灿教授作会议总结,他介绍了周口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构建的“神经重症-昏迷促醒一体化”模式情况。医院整合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资源,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药物治疗、无创/有创神经调控、高压氧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意识障碍诊疗涉及多个学科,唯有协作才能突破,未来将继续推动意识障碍的诊疗,推动技术下沉与标准化诊疗。

展望未来:从“救治”到“回归”的跨越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豫东南地区的神经重症医学注入新动能,也彰显了周口市中心医院在疑难危重症领域的责任担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多学科协作的深化,意识障碍患者的苏醒之路或将迎来更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