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口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成功为一名2岁多的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是2025年3月1日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后,医院完成的首例相关手术,标志着我院听力障碍诊疗正式迈入“万元时代”。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电极植入位置精准,术中阻抗检测显示设备运行正常。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恢复状态良好。按照诊疗计划,术后2周至4周将为其进行体外言语处理器开机调试,随后开展为期半年的系统化语言康复训练。届时,这名孩子将有望告别寂静,重新聆听世界的万千声响。
集采政策的落地,让曾经“高不可攀”的人工耳蜗植入费用大幅“降温”:总费用从以往的10余万元甚至20余万元,降至约5万元;经基本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部分仅需1万元~2万元。医院医保科负责人介绍,针对语前聋(年龄≤6岁)、语后聋(年龄≤14岁)的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还可享受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报销;未成年患者更能叠加残联救助项目获得额外补助,多重保障进一步减轻负担。
依托集采的规模化采购优势与医保政策协同发力,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显著下降,不仅大幅减轻了参保患者的就医压力,更为更多双耳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铺就了重返“有声世界”的希望之路。(作者/耳鼻咽喉科)